Re: 刑法問題 - 法學
By Edwina
at 2003-09-30T23:31
at 2003-09-30T23:3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maximilian (涉事)》之銘言:
: ※ 引述《fatty2 (12)》之銘言:
: : 請問一下,如果甲和乙是仇人
: : 乙有一傳家寶物A , 甲知乙若失去A物會傷心的自殺
: : 而甲為了殺乙就去偷A物 , 乙果真自殺身亡.
: : 試問甲該當何罪?
: 1.甲知乙若失去a物會傷心的自殺
: 2.甲為了殺乙便去偷a物
: 3.乙自殺身亡
: 我講個客觀主義的觀點,大家作個參考。首先我們先撇開題目合理性
: 的問題作探討,我們直接就題意為推論之基礎。
: 首先觀察行為是否具備實行行為性,亦即客觀的類型化危險性,就此
: 題目並未提供說明,但可作一適當的區別分析。也就是,若乙依以往
: 發生之情事,而足以使人相信當a物被偷之後,乙有很高的可能性自
: 殺,就此甲偷a物之行為方具實行行為性;反之,不具實行行為性。
: 在不具實行行為性的情況下,構成要件根本不該當,當然也無庸再論
^^^^^^^^^^
請問一下
1.參考來源?
2.判斷之時間點?
3.如何判斷?
4.可能性要多高才算具備?
: 甲之主觀意圖及主觀認識。換言之,甲知乙若失去a物會傷心自殺,
: 也僅僅是甲自身主觀的認識,屬於責任的判斷範疇,與客觀的類型化
: 危險性之判斷是兩回事。
: 從上述該觀點進一步反思題目的合理性時,我們會產生一個質疑,亦
: 即,往往我們預先地以命題肯定a物被偷與乙會自殺之間的因果必然
: 性,卻忽略此一命題認識上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在乙沒有因為a物
: 被偷而自殺過之前,誰有能力判斷事情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判斷?更
: 何況,客觀的危險性(或社會溝通底下建構的危險性)與主觀的危險
: 性(甲內心認識的危險性)不認真加以區分,實在是很不妥的事,很
: 多看起來不合理的地方,其實問題就是出在這裏。
--
--
: ※ 引述《fatty2 (12)》之銘言:
: : 請問一下,如果甲和乙是仇人
: : 乙有一傳家寶物A , 甲知乙若失去A物會傷心的自殺
: : 而甲為了殺乙就去偷A物 , 乙果真自殺身亡.
: : 試問甲該當何罪?
: 1.甲知乙若失去a物會傷心的自殺
: 2.甲為了殺乙便去偷a物
: 3.乙自殺身亡
: 我講個客觀主義的觀點,大家作個參考。首先我們先撇開題目合理性
: 的問題作探討,我們直接就題意為推論之基礎。
: 首先觀察行為是否具備實行行為性,亦即客觀的類型化危險性,就此
: 題目並未提供說明,但可作一適當的區別分析。也就是,若乙依以往
: 發生之情事,而足以使人相信當a物被偷之後,乙有很高的可能性自
: 殺,就此甲偷a物之行為方具實行行為性;反之,不具實行行為性。
: 在不具實行行為性的情況下,構成要件根本不該當,當然也無庸再論
^^^^^^^^^^
請問一下
1.參考來源?
2.判斷之時間點?
3.如何判斷?
4.可能性要多高才算具備?
: 甲之主觀意圖及主觀認識。換言之,甲知乙若失去a物會傷心自殺,
: 也僅僅是甲自身主觀的認識,屬於責任的判斷範疇,與客觀的類型化
: 危險性之判斷是兩回事。
: 從上述該觀點進一步反思題目的合理性時,我們會產生一個質疑,亦
: 即,往往我們預先地以命題肯定a物被偷與乙會自殺之間的因果必然
: 性,卻忽略此一命題認識上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在乙沒有因為a物
: 被偷而自殺過之前,誰有能力判斷事情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判斷?更
: 何況,客觀的危險性(或社會溝通底下建構的危險性)與主觀的危險
: 性(甲內心認識的危險性)不認真加以區分,實在是很不妥的事,很
: 多看起來不合理的地方,其實問題就是出在這裏。
--
--
Tags:
法學
All Comments
By Audriana
at 2003-10-05T16:21
at 2003-10-05T16:21
Related Posts
請問...
By Doris
at 2003-09-30T23:16
at 2003-09-30T23:16
Re: 刑法問題
By Ula
at 2003-09-30T23:15
at 2003-09-30T23:15
Re: 刑法問題
By Selena
at 2003-09-30T01:53
at 2003-09-30T01:53
Re: 刑法問題
By Ingrid
at 2003-09-30T01:47
at 2003-09-30T01:47
Re: 刑法問題
By Elvira
at 2003-09-30T01:44
at 2003-09-30T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