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實踐中的唯實論」雜思(一) - 法學
By Ina
at 2011-05-17T01:59
at 2011-05-17T01:5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ugusta (十年一覺揚州夢)》之銘言:
: ※ 引述《juotung (想飛)》之銘言:
: 重翻Dworkin的書再次確認過,
: Dworkin並沒有把社會學家或歷史學家的外部觀點與所謂的「預測力」作連結喔,
: 我想你這邊是過度詮釋了......
如果我們同意legal realism採取的是某種外部觀點或經驗性的觀點的話,那麼
Dworkin在談到the school of legal realism的時候是這樣說的:
[Realist theoies] argue that the linguistic rules lawyers follow make
proposition of law instrumental or predictive. ...If a lawyer advises
a client that the law permits murderers to inherit, ...he must be
understood as perdicting that this is what judges will decide when
the matter next comes to court. If a judge says this in the course of
his opinion, he is making a different sort predictive hypothesis,
about the general course or "path" the law is most likely to take in
the general area of his decision.
這樣看來,把外部觀點與「預測」做連結似乎不是過度詮釋。
: : 有種說法是把所謂的合理性、有效性的宣稱
: : 也當作是一種「經驗事實」
: : 也就是人透過思考而「經驗到」的東西
: : 且這種東西和感官經驗到的、成為思考素材的東西,合成一體、無所區分
: : 即使是歷史的、社會學的研究
: : 方法上也是以研究者先以各種方式預感到某個法則、某個論證路徑的存在
: : 然後才蒐集相關的經驗來證實它是否有效
: : 如果承認個人的心理過程對個人來說也是一種經驗事實
: : 則法律釋義學的作法,和歷史、社會研究
: : 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 還是有點不太一樣啦,
: 因為有價值的法釋義學研究到最後總還是要提出自己的應然性解釋,
: 即使有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模型,
: 更大程度往往還是取決於研究者價值信仰的判斷。
: 或許因為學術訓練上就是這樣思考,
: 所以法律學家往往會比其他政經社學者有更強烈的實踐意識吧?
這裡我贊成A君的看法。J君毋寧就是自己一屁股坐實了Dworkin對素樸的(或
簡單的)事實觀點(the plain-fact view)的指摘。當別人所要打擊的正是對於
法律問題,所謂的語義學式的理論只不過是在爭辯什麼才是辨認出法律的判準
,也就是經驗性論辯,而欠缺關於法律問題的理論性論辯;尚且認為在明明是
法律欠缺的情況,語義學式的理論還必須佯裝「有法」,而自己在爭辯的是
what the law should be時,還大方承認:對!你說的對!我就是在掩耳盜鈴
,我想這應該是滿可悲的。
如果要反駁上述指摘,所謂的語義學式的理論或許應該嘗試去說明,當法律人
不僅共享the grounds of law,並且對於辨識法律的判準也有共識時,亦即
lawyers and judges do share the criteria and agree about which
grounds these criteria do stipulate,在它之中還是確有理論性論辯。這
正是可以透過法釋義學去嘗試說明的一件事,而不是用一種帶有自我放棄味道
的方式去說法釋義學就只是一種經驗性論辯而已。
--
: ※ 引述《juotung (想飛)》之銘言:
: 重翻Dworkin的書再次確認過,
: Dworkin並沒有把社會學家或歷史學家的外部觀點與所謂的「預測力」作連結喔,
: 我想你這邊是過度詮釋了......
如果我們同意legal realism採取的是某種外部觀點或經驗性的觀點的話,那麼
Dworkin在談到the school of legal realism的時候是這樣說的:
[Realist theoies] argue that the linguistic rules lawyers follow make
proposition of law instrumental or predictive. ...If a lawyer advises
a client that the law permits murderers to inherit, ...he must be
understood as perdicting that this is what judges will decide when
the matter next comes to court. If a judge says this in the course of
his opinion, he is making a different sort predictive hypothesis,
about the general course or "path" the law is most likely to take in
the general area of his decision.
這樣看來,把外部觀點與「預測」做連結似乎不是過度詮釋。
: : 有種說法是把所謂的合理性、有效性的宣稱
: : 也當作是一種「經驗事實」
: : 也就是人透過思考而「經驗到」的東西
: : 且這種東西和感官經驗到的、成為思考素材的東西,合成一體、無所區分
: : 即使是歷史的、社會學的研究
: : 方法上也是以研究者先以各種方式預感到某個法則、某個論證路徑的存在
: : 然後才蒐集相關的經驗來證實它是否有效
: : 如果承認個人的心理過程對個人來說也是一種經驗事實
: : 則法律釋義學的作法,和歷史、社會研究
: : 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 還是有點不太一樣啦,
: 因為有價值的法釋義學研究到最後總還是要提出自己的應然性解釋,
: 即使有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模型,
: 更大程度往往還是取決於研究者價值信仰的判斷。
: 或許因為學術訓練上就是這樣思考,
: 所以法律學家往往會比其他政經社學者有更強烈的實踐意識吧?
這裡我贊成A君的看法。J君毋寧就是自己一屁股坐實了Dworkin對素樸的(或
簡單的)事實觀點(the plain-fact view)的指摘。當別人所要打擊的正是對於
法律問題,所謂的語義學式的理論只不過是在爭辯什麼才是辨認出法律的判準
,也就是經驗性論辯,而欠缺關於法律問題的理論性論辯;尚且認為在明明是
法律欠缺的情況,語義學式的理論還必須佯裝「有法」,而自己在爭辯的是
what the law should be時,還大方承認:對!你說的對!我就是在掩耳盜鈴
,我想這應該是滿可悲的。
如果要反駁上述指摘,所謂的語義學式的理論或許應該嘗試去說明,當法律人
不僅共享the grounds of law,並且對於辨識法律的判準也有共識時,亦即
lawyers and judges do share the criteria and agree about which
grounds these criteria do stipulate,在它之中還是確有理論性論辯。這
正是可以透過法釋義學去嘗試說明的一件事,而不是用一種帶有自我放棄味道
的方式去說法釋義學就只是一種經驗性論辯而已。
--
Tags:
法學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理論與實踐中的唯實論」雜思(一)
By Kyle
at 2011-05-16T23:21
at 2011-05-16T23:21
「理論與實踐中的唯實論」雜思(一)
By Susan
at 2011-05-16T20:42
at 2011-05-16T20:42
2011 法理學經典導讀系列演講第三場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5-16T17:26
at 2011-05-16T17:26
「理論與實踐中的唯實論」雜思(一)
By Sarah
at 2011-05-16T12:51
at 2011-05-16T12:51
不告不理
By Sarah
at 2011-05-15T17:34
at 2011-05-15T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