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壞事 - 法學
![Rebecca avatar](/img/cat3.jpg)
By Rebecca
at 2007-08-20T22:27
at 2007-08-20T22:2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mogu322 (便宜十塊錢)》之銘言:
: 什麼叫做壞事?
: 人會做壞事那麼動物會不會做壞事?
: 這是某堂哲學課老師丟給我們的問題
: 我想了解一下念法律的人
: 對這兩個問題的見解謝謝︿︿
既然他是在哲學課問你的 應該是用哲學的角度來看
如果你是有道德觀的人 不論是信仰神 或信仰「道德」(被傳為道德的事)
那神所說的、道德、就是好壞是非的判斷方式
符合的就是好 不符合的就是壞
所謂「對眾人好」事實上誰也不知道什麼事對眾人比較好
哲學家多半是用定義和邏輯來推導的
而社會 多半是用歷史和現況來推論的
比如說 哲學家會說人是平等的 那一夫多妻就是壞事
古代社會男人生產力高 所以讓男人有權威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 那一夫多妻就是好事
(讓每個女人都可以找到男人養他 越高能力的養活越多女人小孩)
如果是信仰神的 那就是聖經裡女人是男人的肋骨變的 所以只是男人的附屬
信佛的 佛經裡有男尊女卑的說法 所以女人越於男人之上是不對的
信「道統的」儒家思想也是男尊女卑
個「長輩教的」 就看長輩怎麼教你
你有你的信仰 有你看待「是非」的方法
但你做的事 同一件事 在另一個人眼中又有另一種看法
一般人 或某些以前的哲學家 會有一種「客觀來看 就知道是非」的想法
覺得「放棄本位」就可以看出是非
但這是受質疑的
因為每個人的思想 要開始思考就要有本位
比如說 偷錢 是好事還壞事
有人會說「客觀來看 」
但 事實上是 每個人對於錢的看法都不一樣
你以為你客觀來看了
但你還是在用你看待錢的方式 在看待 偷「錢」 這件事裡的「錢」
而 連主觀對「錢」的感覺都去除後 -- 錢根本沒有客觀的意義
(錢可以買食物 但 「食物 的價值觀」又是主觀的 又得去除)
所以是無法討論的
一般來說 「道德」的形成有幾個歷程
有許多聰明人 想了許多的 「待核可道德」
而經過 歷史演化的記錄 和 現況評量後 給社會上的人們接納了某一種用來流傳
而且 在被核可的過程中 這項道德的「成文」內容會一直被社會調整
最後
「xxx這樣做是對的」這個說法 會被大眾接受時 此道德成立
而 xxx 就變成 這項道德的成文用字
甚至 在核可的過程中 社會會找到其他的道德來補足矛盾的地方
(這個核可過程 可能數十年)
比如說 有一度「愛的教育」是被認為對的
為什麼不選擇「不要體罰」 而選擇「愛的教育」作為這個道德的用字
因為有些人不想講明不要體罰 因為他們覺得有時候還是得體罰
而
「不能偷錢」 的道德成立後 社會上又同時接受而「劫富濟貧」的道德
而法律 只是上述道德中 「經過政治程序認可 的"成文" 道德」
要被政治程序認可
在古代 就要符合皇帝利益 或 當朝文士的思想準則
在現代 一要有民意 二要有立法專業
所以也必需是「最被社會接受的 "成文"道德」
也就是說 法條裡的每個字 必需是處在「這樣寫最完整、最容易被接受」的狀態
有了道德後 違反道德的 在用那條道德來看 就會被公認為壞事
但 在某個人用他自己的道德觀來看 也不儘然
(當然 這是在某件事是你看得透的情形之下說的)
--
掐倒黃blog
http://www.wretch.cc/blog/掐倒黃
或 http://www.wretch.cc/blog/oodh 歡迎歡迎 你好你好!
--
: 什麼叫做壞事?
: 人會做壞事那麼動物會不會做壞事?
: 這是某堂哲學課老師丟給我們的問題
: 我想了解一下念法律的人
: 對這兩個問題的見解謝謝︿︿
既然他是在哲學課問你的 應該是用哲學的角度來看
如果你是有道德觀的人 不論是信仰神 或信仰「道德」(被傳為道德的事)
那神所說的、道德、就是好壞是非的判斷方式
符合的就是好 不符合的就是壞
所謂「對眾人好」事實上誰也不知道什麼事對眾人比較好
哲學家多半是用定義和邏輯來推導的
而社會 多半是用歷史和現況來推論的
比如說 哲學家會說人是平等的 那一夫多妻就是壞事
古代社會男人生產力高 所以讓男人有權威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 那一夫多妻就是好事
(讓每個女人都可以找到男人養他 越高能力的養活越多女人小孩)
如果是信仰神的 那就是聖經裡女人是男人的肋骨變的 所以只是男人的附屬
信佛的 佛經裡有男尊女卑的說法 所以女人越於男人之上是不對的
信「道統的」儒家思想也是男尊女卑
個「長輩教的」 就看長輩怎麼教你
你有你的信仰 有你看待「是非」的方法
但你做的事 同一件事 在另一個人眼中又有另一種看法
一般人 或某些以前的哲學家 會有一種「客觀來看 就知道是非」的想法
覺得「放棄本位」就可以看出是非
但這是受質疑的
因為每個人的思想 要開始思考就要有本位
比如說 偷錢 是好事還壞事
有人會說「客觀來看 」
但 事實上是 每個人對於錢的看法都不一樣
你以為你客觀來看了
但你還是在用你看待錢的方式 在看待 偷「錢」 這件事裡的「錢」
而 連主觀對「錢」的感覺都去除後 -- 錢根本沒有客觀的意義
(錢可以買食物 但 「食物 的價值觀」又是主觀的 又得去除)
所以是無法討論的
一般來說 「道德」的形成有幾個歷程
有許多聰明人 想了許多的 「待核可道德」
而經過 歷史演化的記錄 和 現況評量後 給社會上的人們接納了某一種用來流傳
而且 在被核可的過程中 這項道德的「成文」內容會一直被社會調整
最後
「xxx這樣做是對的」這個說法 會被大眾接受時 此道德成立
而 xxx 就變成 這項道德的成文用字
甚至 在核可的過程中 社會會找到其他的道德來補足矛盾的地方
(這個核可過程 可能數十年)
比如說 有一度「愛的教育」是被認為對的
為什麼不選擇「不要體罰」 而選擇「愛的教育」作為這個道德的用字
因為有些人不想講明不要體罰 因為他們覺得有時候還是得體罰
而
「不能偷錢」 的道德成立後 社會上又同時接受而「劫富濟貧」的道德
而法律 只是上述道德中 「經過政治程序認可 的"成文" 道德」
要被政治程序認可
在古代 就要符合皇帝利益 或 當朝文士的思想準則
在現代 一要有民意 二要有立法專業
所以也必需是「最被社會接受的 "成文"道德」
也就是說 法條裡的每個字 必需是處在「這樣寫最完整、最容易被接受」的狀態
有了道德後 違反道德的 在用那條道德來看 就會被公認為壞事
但 在某個人用他自己的道德觀來看 也不儘然
(當然 這是在某件事是你看得透的情形之下說的)
--
掐倒黃blog
http://www.wretch.cc/blog/掐倒黃
或 http://www.wretch.cc/blog/oodh 歡迎歡迎 你好你好!
--
Tags:
法學
All Comments
![Rachel avatar](/img/cat4.jpg)
By Rachel
at 2007-08-21T16:14
at 2007-08-21T16:14
![Andy avatar](/img/cat4.jpg)
By Andy
at 2007-08-23T21:01
at 2007-08-23T21:01
![Noah avatar](/img/cat5.jpg)
By Noah
at 2007-08-26T20:12
at 2007-08-26T20:12
![Connor avatar](/img/cat5.jpg)
By Connor
at 2007-08-28T03:26
at 2007-08-28T03:26
![Joseph avatar](/img/dog1.jpg)
By Joseph
at 2007-08-29T13:04
at 2007-08-29T13:04
![Hamiltion avatar](/img/dog2.jpg)
By Hamiltion
at 2007-08-30T07:14
at 2007-08-30T07:14
Related Posts
社會統制
![Tom avatar](/img/cat1.jpg)
By Tom
at 2007-08-15T21:54
at 2007-08-15T21:54
社會統制
![Zenobia avatar](/img/girl5.jpg)
By Zenobia
at 2007-08-14T16:11
at 2007-08-14T16:11
大赦
![Margaret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Margaret
at 2007-08-02T07:02
at 2007-08-02T07:02
立法者通過 違憲之法... 之疑議
![Connor avatar](/img/cat3.jpg)
By Connor
at 2007-08-02T05:42
at 2007-08-02T05:42
論法學思維的三種模式
![Frederic avatar](/img/beret.jpg)
By Frederic
at 2007-08-02T01:58
at 2007-08-02T01:58